谈及宋代书坛,世人针对苏轼、米芾、宋徽宗的议论偏多,而处在“宋四家”的黄庭坚,却经常遭到忽视,甚至部分喷子,声称其字水平低微,震颤笔法写的线条,犹如蚯蚓一般,败坏传统审美。
图片
这种观念是错的,黄庭坚的“荡桨笔法”,以及波折、震荡的势态,恰好为草书创新,脱离前人的空间束缚,使其进入“全新高度”,而且宋代“尚意”,书法界们写行书居多,草书略显式微。
图片
幸好黄庭坚的弘扬和改造,让草书不被遗忘,还能重振旗鼓,获得瞩目,从而影响后世书坛,大家纷纷钻研和创新,至今发展良好,如此重要的贡献,丝毫不输张旭、怀素,因此学者公认,黄庭坚就是宋代“草圣”。
图片
同时黄庭坚个性的草书姿态,不会泯然众人,临仿他的人脱颖而出,在各大展览之中,赢得评委青睐,他的传世真迹,亦在拍卖市场,频频竞得天价。
《砥柱铭》卖出4亿多,稳居拍卖榜的榜首,去年日本一幅《释典卷》,也是达成3亿的高价,除了这2幅,近期台北故宫,展出一幅酒后“鬼画符”大作。
图片
相关专家看后,给出高达9位数的估值,完全不输名帖,此作就是《狂草千字文》,全卷共计139行,单字约为2.5厘米,乃是晚年所作,彼时酩酊大醉,用笔不计工拙,顺心而走,呈现最真实的状态,笔笔顺应本心。
图片
观其起笔,或如孤峰坠石般,藏锋蓄势,或似惊鸿乍现般,露锋夺目,运笔采用的中锋,则是老松盘根,极尽沉着凝练,因此无论姿态如何变化,其字皆不离章法,气力扎实,经得住品析。
图片
章法排布亦是如此,疏可走马,密不透风,时而游丝牵引,时而断绝干脆,在看似无序的狂放中,暗合“致广大而尽精微”的哲学境界,具有太极阴阳之变,令人看后品味无穷。
图片
班惟志卷尾题跋:“黄太史草书超出颠素,盖其胸次豪放,真一代之伟人也”,赵孟頫当年见其字,也赞叹:黄太史书,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”;“黄太史书如高人胜士,望之令人敬叹”。
图片
无论是笔法水平,还是艺术境界,此帖皆是高妙,不输著名的张旭、怀素,时常临摹,可以学习动荡、灵活的笔法,开阔字体势态,不再拘谨、呆板,同时感受天然之妙,领会“人笔合一”的高深境界
图片
而今,我们对黄庭坚《狂草千字文》,进行1:1超高清复刻,采用博物馆级别,12色微喷复刻工艺,与原作毫无二致,同时加入独家出版的现代字注释,帮助初学者识读。
卷中字体极为清晰,墨色浓淡、笔锋转换等细节,全都一览无余,比普通的印刷品更加细腻,见此品如见原作,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。
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,侵权抄袭者必究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